「全天下沒有一個爸爸媽媽,要花個二十年去養一個殺人犯!」
「是我們太自私,太忙,才會教出這種變態殺人魔!」
一字一句 都是身為嫌犯父母的無奈和悲痛!
他們人生中也不會想過這樣的事情發生在他們身上。
.
.
看過台劇「我們與惡的距離」朋友,對這兩句台詞應該印象深刻,
幾乎讓電視機前的我們暴哭。
孩子犯罪,怎麼父母甚至兄弟姊妹就變成了罪人的代言人,
從此也被標籤他就是兇手的父母...
.
.
家人遭丟雞蛋、遭社會嫌棄...從此是不是就無法抬頭做人,繼續過日子呢?如果是這樣,也是不是等同要他們走上“絕路”才是個結局呢?
.
.
這樣的劇情
現在似乎在台灣和馬來西亞真實上演
這樣的課題 永遠都有兩面極端的立場
孩子犯罪,這個罪應該算在父母頭上嗎?
確實我們不是當事人 也不是家屬
根本沒資格評論
但身為局外人的我們也應該稍微收手
減少網路上不必要的極端言論
以免造成更多的傷害。
(看新聞底下的留言 真的會暈倒)
.
.
現在發生了事情
曾經也是留台的我的確有些失望
邊搖頭然後嘆氣聲不斷的看著新聞 各種無奈啊
畢竟台灣確實留給我「是比較安全的地方」的印象
但不管什麼地方都會有好人和生病的人(壞人)
再安全的地方也有某處照不到光較黑暗的角落
.
.
更加叫人無奈的是這個社會怎麼病得那麼嚴重,是在我們人生教育,哪一個環節出現了“Error”...
.
.
劇中吳慷仁飾演的律師——王赦他一直努力為死刑犯辯護,他永遠第一個想的,是理性的釐清對方(嫌犯)幹了什麼,而這樣做背後的動機又是什麼,不先怪罪譴責,是想知道「為什麼」。
——如果能提前找到答案,是不是就能預防罪案的發生呢?
.
.
願鐘筱玲安息 祝你在天上當個快樂的天使
家屬節哀 (看到堅強的鐘爸爸媽媽 真的很心酸)
.
.
更願我們與惡的距離越來越遠
這樣的悲劇不再重演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byun_lim/
#小眼睛秉昀
#我們與惡的距離